当川渝清音遇上吴侬软语,当秦风说书对话蜀地扬琴—— 一场跨越南北的曲艺盛宴在成都上演。为践行习近平文化思想,推动传统文化“双创”发展,由四川省曲艺研究院主办的曲韵交融绘星河 同谱华章奏新声——省内外文化交流演出,近日在蓉城掀起传统文化焕新热潮。
名家论艺:一场关于曲艺未来的头脑风暴
6月24日下午,四川省文化艺术中心3号楼四川省曲艺研究院会议室里大咖云集。李伯清、沈伐、包德宾、张廷玉、袁永恒等曲艺名家,与陕西、重庆、成都、自贡、遂宁的青年艺术家、文艺从业者围坐论道,共商“四川曲艺路在何方”。从表演者艺术特质养成到经典剧目创新改编,从Z世代受众培育到传统技艺活态传承,这场思维碰撞会凝结出“守正创新”的共识:传统曲艺既要守住文化根脉,更需在时代语境中找到创新密码。
惠民展演:南北曲艺在烟火成都激情碰撞
数场文化惠民演出,堪称地域艺术的交响实验。四川清音《晒太阳》《余韵在“手”》《天下粮仓》《一抹青色幽》的婉转与陕北说书《黄风起兮》《大闹天宫》的豪迈同台绽放,四川评书《张松献地图》《东坡审案》的声如金石与苏州评弹《声声慢》的吴地柔情相映成趣,四川盘子《春风送暖》的灵动节拍与四川扬琴《与妻书》《东坡肉》的雅韵流芳交织生辉,还有小品《离离原上草》《三顾茅堂》《老屋新生》、谐剧《回家》、相声《爽剧不爽》、四川竹琴《蜀都银杏颂》、琵琶弹唱《花开盛世》等多元曲艺形式如繁星落满舞台,让传统艺术在创新表达中焕发时代光彩,为观众铺展一幅南北交融、古今对话的文化长卷。连续两天在四川省文化艺术中心戏剧厅、成都市妇女儿童中心剧场、成都嘻贰叁曲艺剧社(百花潭店)3个剧场接力上演的展演,让成都市民在市井烟火中触摸到传统文化的多元肌理。6月26日在高新区中和街道综合文体中心的收官场,更以“艺术进社区”的形式,将这场文化盛宴送到百姓家门口。
文化解码:从地域对话到时代答卷
这场跨越南北的艺术对话,恰是四川推进文化强省建设的生动注脚。当省委十二届七次全会将文旅融合作为重点部署,此次活动以曲艺为媒,既实现了上海、陕西等地特色曲种与川渝曲艺的基因重组,更探索出“艺术交流+惠民共享”的新路径。正如现场观众自发的掌声所印证:传统文化的当代生命力,正藏在这样接地气、聚人气的创新实践中。
下一步,四川省曲艺研究院将以此次活动为起点,持续构建南北曲艺交流的常态化机制,让更多传统艺术在时代浪潮中焕发新生,为巴蜀文化版图再添璀璨星河。